100701药物化学

发布时间:2025-09-0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绪扩,1989年生,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海洋中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海洋中药新药发现与开发重点研究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秘书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攻关团队骨干等。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等课题17项(累计经费416万元);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9篇(SCI论文38篇,最高IF 13);第一完成人授权专利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副主编2部);兼任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和Food & Medicine Homology(药食同源)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会委员。

邮箱:xukuoworld@126.com

招生研究方向:海洋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和药理活性研究(代码100701,学术学位;代码1055,专业学位)


衣悦涛,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正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专业领域为植物化学与产品工程。承担了18项国家、省及科学院项目,培养了12名研究生,发表了25篇学术论文,申请了23篇发明专利,获得山东省科技发明奖1项。

邮箱ytyi@yic.ac.cn

招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功能与应用


江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创新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研究。主持及参与1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发表SC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与译著两部。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邮箱jiangbo@qdio.ac.cn

招生研究方向:小分子药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学研究


崔玉琳,滨州医学院教授,从事代谢工程和生物制药研究,主持科研项目9项,总经费350余万元,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项,横向项目2项;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8篇,其中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两篇,中科院二区8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5项,目前已授权7项,并获得1项PCT授权专利;获得2019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22年度青岛市科学技术创新奖二等奖;参与制定三项国家标准。

邮箱:cyl-lc@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代谢工程和生物制药


张鹏,男,1986年7月生,理学博士,现任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青年英才培养计划”所级人才。现从事微生物天然产物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发现、报道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结构先导化合物。发表论文50余篇(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件,获软件著作权4件,出版专著3部。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技项目20项,获省部级奖励3项。

邮箱:zhangpeng@caas.cn

招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功能与应用

杨锦飞,智能靶向药物实验室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兼任山东省政协委员、新药口服制剂山东省工程中心副主任、青岛市政协委员信息员、青岛市高新区营商环境观察员。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山东省科技专家、江苏省科技咨询专家、青岛市科技专家、青岛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专家、江海英才B类等。

主要从事多学科交叉方面研究,研究领域涉及AI、药物化学、药理学和生物医学的交叉学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10余项;在德国应化等期刊发表SCI论文近30篇;授权发明专利6项。并担任Healthcare and Rehabilitation副主编、《药学研究通报》副主编、Mini-Rev. Org. Chem.责任编辑、Chinese Chemical Letter青年编委、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科学研究管理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委会委员、山东省青医协理事会理事、山东省青医协药物药理分会主任委员等。

邮箱:jfyang@uhrs.edu.cn

招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功能与应用


张露博士,校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为江西省“双千计划”科技创新高端人才,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海洋学会海洋中药专业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水产品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7件,参与制定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2项。

邮箱:zhanglu00104@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天然产物功能与应用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