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00中药学

发布时间:2025-09-0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侯林 中药药剂学方向。博士,副教授,海洋中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副院长,经典药酒研究所所长,全国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人才,世界中联中药(天然产物)发酵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药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中医药学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中药新药新制剂研究、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研发和抗感染中药研究。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横向课题32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项。

邮箱:houlin5027@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学研究


张晓平,中药学博士,副教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中药抗病毒及校“中药抗病毒”研究团队骨干成员,主要从事中药新药研发与炮制原理研究。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抗病毒专业委员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炮制分会青年委员会理事等职务。主持厅局级及以上科研课题5项,横向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4项;授权专利及软著4项,获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5/10)、厅局级奖励4项,出版专著3部,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中国药房》青年编委。

邮箱: xia_opingzhang@126.com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学研究



任夏 山东中医药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海洋中药学)方向带头人、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团队以及校青创团队带头人。主要从事海洋中药资源开发及高值化利用研究,重点开展海洋中药的药效物质基础、质量评价及创新药物的开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篇(SCI 14篇),授权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2项,获得山东省“青优人才”。

邮箱: 1989renxia@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化学研究


5788C

绪扩,1989年生,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海洋中药学)后备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海洋中药新药发现与开发重点研究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化学分会副秘书长、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核心攻关团队骨干等。主持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等课题17项(累计经费416万元);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9篇(SCI论文38篇,最高IF 13);第一完成人授权专利8项;出版专著和教材4部(副主编2部);兼任Journal of Asian Natural Products Research(亚洲天然产物研究)和Food & Medicine Homology(药食同源)等期刊的青年编委会委员。

邮箱:xukuoworld@126.com

招生研究方向:海洋天然产物结构修饰和药理活性研究(代码100701,学术学位;代码1055,专业学位)


张磊,1995年5月生,生物学博士,中药学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山东省博新计划、山东省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山东中医药大学海洋中药科教融合教研室秘书,山东中医药大学I类青年人才。主要从事逆境条件下海洋植物中药营养物质转运与吸收的相关研究,近五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Cell子刊Trends in Plant Science、Molecular Plant、Cell Reports等发表高水平SCI论文7篇,单篇最高影响因子21.4。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国家资助博士后研究人员计划等项目。主讲《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等课程。

邮箱:zhanganqi2002@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资源研究

陈孝红,工学博士,讲师,毕业于天津大学海洋环境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从事海洋中药开发及作用机制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I类青年人才,山东省中药协会海洋中药分会委员。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参与国家、省部级项目多项,以第一作者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等发表SCI论文5篇,参与专利申请5项。

邮箱:xhcheni@163.com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


侯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海洋中药研究院(青岛中医药科学院)对外合作及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国家高级技术经理人,青岛市科技专家,中国药理学会委员,山东中医药学会科研产业化分会委员。主要从事药品、功能食品及化妆品的研究开发工作。负责及参与新药研发7项,3项获临床批件,2项获批上市;主持及参与国家课题2项、市重点研发课题2项、横向课题8项;荣获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4项,授权9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受邀担任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Journal of Psychopharmac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Pharmaceutical Biology等杂志审稿人。

邮箱: houjian@sdutcm.edu.cn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


杜瑞坤,男,1990年1月生,博士,副教授。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负责人,Acta Materia Medica杂志青年编委,《药学通报》杂志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抗病毒与感染药理。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C类)、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C类)等科研项目,获得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第2位)、山东省中药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首位)等奖励,以第一和/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Plos Pathog,Acta Pham Sin B,Antiviral Res,Cell Biosci,J Med Virol等病毒学/药物学领域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35篇;出版病毒学专著2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邮箱: ruikun@sdutcm.edu.cn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

周祺惠,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博士,研究员/PI,硕/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药制剂与转化应用研究。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省优秀青年,担任组织康复材料与器械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青岛市组织修复与康复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省部级课题近10项,主持烟台产业领军人才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和产学研横向项目近20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高水平论文近100篇(38篇IF>10),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入选Nature Featured Paper)、Science Advances (入选ScienceDaily®报道)、Chemical Reviews (封面论文/ESI高被引),论文被引近5900次,H-index41,10篇入选ESI高被引,3篇入选ESI热点论文。申请PCT/国家发明专利近30项(授权17项)。15 本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副编辑/编委/青年编委。以首位获青岛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和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受邀担任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生物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药学与康复专委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基因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皮肤软组织修复与重建技术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高级会员。受邀担任荷兰科学研究组织(NOW-VIDI)评审专家、波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Science Center, Poland)评审专家、波兰国家富布赖特高级奖(Fulbright Senior Award)评审专家。

邮箱:qihuizhou@uhrs.edu.cn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学研究

郭秋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首批中国中医科学院与东京药科大学联合培养的双学位博士研究生,致力于中药抗炎免疫作用机理解析。主持国家级课题4项、省部局级课题6项。以第一/通讯作者文章18篇,单篇独立一作文章最高IF=52.7(Nature 子刊);授权专利总数21件,第一发明人6件,已转化2件;主编科普书籍1部。国家科技部专家库专家、国自然同行评议专家,在京央属单位局级以上人才库专家,非洲联盟中医药联合会副会长。

邮箱:qyguo@icmm.ac.cn

招生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学研究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管理员